走近图书馆,浩急匆匆奔向二楼。先还了书,拿好代书板,这次我们都选择了文学专区。
人在书海游,就像漫步在一个个心里久违了的景点。两个借书证只能借四本书,我跟浩自由自在的选书。一个小时很快过去,浩只拿了一本日本著名作家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《红手指》,估计他把剩下的选择权交给我,这就是儿子的优点,总是让着老妈。我这次准备“亲子共读”:我选了我跟浩都可以读的书:柳建伟的《英雄时代》(第六届矛盾文学奖),大仲马的《基督山伯爵》(上),专业书我选的是《聪明的会计不只会算账》。
浩跟我说,不去市里面了,直接回家,节约时间,还有作业写呢!儿子就是这么理智,不喜欢瞎逛。
很享受跟儿子选书的那些时间。从二年级开始,儿子已经开始去书店选择阅读自己喜欢的书,口味有点偏,喜欢侦探类、推理小说,其他的都是我推荐阅读,不过还好,都是经典书籍和传记阅读、科普阅读,庆幸没有走的太偏。这个习惯延续下来,没有太费劲。书店从小镇的诸葛亮读书社、新华书店开始,慢慢到当当网搜书、网购,各类的推荐阅读,每逢节假日除去外出旅游,就去逛市里的新华书店,各类的图书馆。如今家里已有三个书橱,想读的书越来越多。选书很重要,儿子自己借的书会很快的读完,买的书则不尽然;有些书会束之高阁,自圆其说:阅读障碍!估计那书有点难度。七年级的暑假里儿子读了有十几本书,历史老师推荐阅读原版《西游记》》,大约用了半个月的时间,很佩服儿子的恒心!这一点我自愧不如!
回去的一路上儿子又把书读了一大半,而我的书只读了20几页,浩跟我说:“谁跟你似的,你那拖沓劲,......!”儿子的成长之路少不了我的责任,然而让我感触更多的是,我怎样跟儿子一起成长和学习!
评论